臺灣經濟與大陸投資 

作者:小君 發表:2006-02-18 02: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本想趁服役的時候寫些有關臺灣經濟的文章,寫了一部分後,才發現最近談話性節目大話新聞討論的內容,其所陳述的觀點已經把我所寫的內容都講完了,因此也只好再改寫一下文章,增加些東西,免得被說了無新意。
以前聽過一個有關台商赴中國投資的有趣故事,裡面說道:「有一個台商到中國考察,看是否有投資的機會,有一天因為一個中國地方官員的三催四請,他到了一個鄉下地方考察,這中國官員提出許多優惠方案著實令這位台商動心,因此決定要在這裡投資設廠,但是這台商也很憂心的說:這塊土地有這麼多的村莊與村民,要搬遷完恐怕要不少時間吧。官員跟他保證說:我保證明天他們通通都會搬走了。果如其然,台商第二天一看,所有的房子與農田都被剷平,村民也通通都搬走了,台商心裏暗暗佩服中國官員辦事的效率,並對臺灣官員的低效率感到絕望。台商就這樣投資了,經過三四年的經營,這個廠房經營的有聲有色,因為業務量成長,也又擴了一個新廠。這天,台商到他的廠房附近散步,突然看到一位當地的官員帶著一位美商在談事情,他走近一聽,原來是這位地方官員在說服美商到這裡投資,官員提出不少優惠措施,美商聽了很動心,決定在這裡投資,但是美商指著他眼前台商所投資的廠房,很憂心的說:這麼大的廠房,要搬遷恐怕要不少時間吧。」。然而官員拍拍胸脯保證說:您放心好了,我們是很有效率的,我保證明天…」。

明天會怎樣?相信大家都瞭解,並能會心一笑,當然那位台商除外。以這個小故事當引子,其實要說明,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若將問題看得太過簡化,只看好的一面,而忽略壞的一面,難免會使自身陷入不利的局面而深受其害,就如同孫子所說:「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我們先不討論政治問題,僅就經濟的角度觀察,臺灣對於赴中國投資的思慮,由於被臺灣媒體報喜不報憂的偏差資訊所影響,思考上往往會忽略一些「顯而易見」問題,這是需要警惕的。

決策聖經(中譯本),第三章的標題是這樣寫的「妄自尊大的天才」,內容寫得很專業,很艱深,但其實這章的內容不過是在說企業在決策時往往過於短視,其實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很可悲的是,當經理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低估了機會成本的部分:最主要不是現在的價值被高估,而是所有報酬累積起來的價值會被低估。(決策聖經,pp.58)」。

工業革命,是人類生產力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源自機器的生產力遠大於人力,蒸氣機則是其中的功臣;記得小時候看「發明家的故事」,裡面寫著瓦特發明蒸氣機,還有精美的插圖。然而,事實上最早的蒸氣機並不是瓦特發明的,早在兩千年前,亞歷山卓的發明奇才-赫倫就已經描述過那時代所設計的蒸氣機,當赫倫將蒸氣機獻給國王時,國王說:「我們已有那麼多的奴隸,還需要蒸氣機來做什麼事呢?」。因此很可惜,那時的蒸氣機並未被改良至工業上的用途,始終只是一種賞玩的器具,並隨著時間而湮滅。若當時的蒸氣機能得到良好的重視,也許莎士比亞將是使用NB寫作,而不是使用羽毛筆。

為什麼要提這一段故事,因為「人類能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學不到教訓」,兩千年前的故事,依舊在現代上演。

國家競爭優勢的作者--波特,曾經提到一個例子,美國的汽車工業在發展成熟之後,逐漸將汽車零件的生產移到亞洲國家,因為亞洲國家的勞力成本相對於美國低廉很多,一度取得相當不錯的競爭優勢。同一時間,日本的汽車業卻不做如此決策,相反的,日本進行生產的自動化;一開始看不出優勢來,但經過時間考驗後,結局是,日本到美國設廠,其在美國廠所生產的汽車,比美國企業在亞洲生產的汽車品質更好,成本更低。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讓我們思考一個簡單的邏輯,當然這是簡化過的模式,經濟學裡提到財貨與勞務的生產,依憑的是土地、勞力、資本與企業家精神,土地成本往往與勞力成本相關,若雙方的企業家精神相等,那企業在生產財貨與勞務所能憑藉的優勢就是勞力或是資本上的差異了,讓我們對兩者做一比較,勞力就是人力,其對生產的貢獻不外乎是勞力成本與勞力素質,而資本就是機器設備,其對生產的貢獻自然是設備投資的固定成本與機器生產力。科技與經濟的發展是往前走的,是越來越進步;因此,機械設備的投資成本不斷隨著科技進步而往降低的方向走,機械設備的生產力則是不斷往提高的方向走。然而對於人力而言,隨著經濟發展,人力成本永遠是朝著提高的方向走,而人力素質的提升,不但緩慢,且往往是有限的,因為人有學習上的僵固性,是很難改變,而人力素質與人力成本也往往是正相關,越好的人力素質通常伴隨著越高的人力成本。這也是說明,機器的生產力遠大於人力,而且隨著科技與經濟的發展,其間的差距還會越來越大,因此短期內,便宜的勞力會有立即的優勢,但經過時間的考驗,日本車廠最終反而在美國設廠,並把在亞洲投資的美國車廠打的無招架之力。

臺灣企業赴中國投資,著眼點就在於,中國的土地與勞力成本低廉,許多台商將臺灣的廠房轉移至中國,的確能在短期上看到生產成本降低的優勢,但是長期呢?若不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就如同決策聖經所說,事實上,臺灣這種妄自尊大的天才其實也不少。

但問題也並不是這麼單純,還是得要更進一步的思考國際分工與中國市場的問題,國際分工若不要講得太複雜難懂,由最基本的比較利益的理論來看,中國的確會有其特有的優勢,因為比較利益是比較兩國在不同生產活動上的相對優勢,比如說:生產電腦與生產皮鞋,在資源有限下,用於生產電腦就必須放棄生產皮鞋,生產皮鞋就必須放棄生產電腦。由於兩國在生產電腦與皮鞋上必須放棄的比率不同,因此會自然形成比較利益,在這個邏輯下,中國有中國某些生產活動上的優勢,而臺灣也會有臺灣某些生產活動上的優勢(有些人不斷批評臺灣的優勢在流失,總有一天會被中國取代,其實不是很正確的說法,也是過於對中國的自信與對臺灣的貶低,應該要說臺灣的優勢再轉換才對,臺灣的問題應該在於臺灣優勢的轉換似乎並未與產業的轉型相配合),不同國家不同的優勢,自然會國際形成分工,而國際分工所形成的國際貿易。

比如說:由臺灣出口關鍵零組件至中國,在中國組裝後再轉運國外銷售,是一種國際分工所形成的國際貿易,一項產品的完成,各國分別負責完成其中的特定部分,這種合作關係並沒有誰賺誰的錢的問題,因此有臺灣是賺中國錢的觀念的人,其實是經濟學沒有學好。另分別從議價力與投資的角度來看,反而是中國賺臺灣的錢,以議價力而言,許多關鍵零組件中國並無能力自行生產,因此一項產品的完成,臺灣若沒有中國,面臨的是生產成本提高,但若中國沒有臺灣,此項產品根本沒有完成的可能,例如:就我目前的資訊而言,中國企業目前仍無力自行生產手機,而另一方面,若沒有日本的工具機,臺灣恐怕也無法生產關鍵零組件,不過隨著時間的經過與技術的擴散,中國的技術遲早會追上臺灣(也因此中國目前積極獲取臺灣的技術,這問題上不見政府有什麼明顯的對策),因此臺灣當務之急是加強投資研發臺灣更高階的能力,而不是大筆投資中國,否則遲早走上美國汽車業的老路。

從投資的角度觀之,台商赴中國投資,將廠房轉移至中國,加上台商高比例移民式投資特性(指在中國定居的台商,由於兩岸語言上的相通,文化的類似,加上中國生活成本低廉,以及兩岸的通婚,台商移民式投資的比例很高),創造的是中國人民的就業機會與消費,一般衡量國家經濟發展的指標是GDP的成長率,GDP除以人口數就是國民所得,什麼是GDP?GDP是國內生產毛額,要看清楚,是「國內」生產毛額,台商在中國的投資與消費,創造的自然是中國的GDP成長,而不是臺灣的GDP成長,台商將工廠轉移到中國,代表著台商將原本臺灣的GDP轉移成大陸的GDP,將臺灣的國民所得轉移成中國的國民所得,自然地是中國賺臺灣的錢。

更大區域的分工能更有機會獲取更高生產力提升的機會,因此臺灣商人在思索國際分工的問題,或許應該要考慮,依據臺灣的優勢與資源特性,應該適合從事什麼樣的生產活動,能生產什麼樣的產品,應該和哪一些國家合作才能互補。從這個角度思考,與臺灣產業能合作共榮的國家,並不必然是中國,過度「低勞力成本崇拜」與「低勞力成本欽羨」都是矯枉過正,也如同阿扁所說,我們不會鎖國,但也不能鎖在中國。

在中國消費市場方面,中國市場「潛力」驚人,但畢竟只是潛力,從臺灣水果銷中國的結局就可以知道,中國民眾的消費能力依然是很有限,中國人民最主要的消費產品還是處於低階的生活必需品方面,而低廉的價格會是最主要的考量,低成本的大量生產民生必需品,臺灣廠商不會是中國廠商的對手,這些低階產品在中國生產也會比在臺灣生產有利。因此考量了國際分工與中國市場問題,那我們再思考臺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應該朝向什麼樣的方向。

臺灣經濟未來應該如何發展?筆者以前也曾經在東森發表過類似的文章;筆者自從進大學唸書後,很久沒有跟家人相聚,畢業後比較有時間與家人相處,記得一次與父親一起看電視,是一個日本的電視節目,裡面介紹日本的一家點心店,介紹他們的和果子的作法,很精緻,也很費功夫,父親講說:吃的東西何必弄那麼精緻,費功夫,浪費時間。父親的說法,似乎很能反映臺灣人的生意哲學,「俗擱大碗」、「賣面沒師傅,俗俗賣叼有」,儘管臺灣在精密製造上有所成就,但在生意哲學上,普遍還是以量大低成本為主,並不太重視細緻程度,這些都可以在「要有氣魄」、「乎干啦」等等大而化之生活方式與臺灣一般建築外觀與內裝上普遍單調上可以看到一點端倪。

一個人能吃幾個和果子?如果一個和果子只賣10塊錢,就算顧客吃到撐死,我們也賺不了幾個錢,但若一個和果子賣200塊呢?明顯地情況就不一樣,但是為什麼一個和果子可以賣200塊?關鍵就在精緻上(或說是品質上),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所得比我們高出將近一倍的原因之一。精緻並不是不可求的,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多花些心思,多花些功夫就可以辦到,時常看日本節目的朋友都可以發現日本人在做事上的認真與細心,與不斷追求更高水準的態度(並不是在捧日本,好的部分我們必須要學習),當然如果這些「精緻」能形成進入障礙則是更好不過了。

精緻也會提高成本,這之中的拿捏是另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就不多討論了,以臺灣農業而言,走上精緻農業的方向是正確的方向,但由這個角度觀之,臺灣水果出口中國就已經是個不正確的方向,精緻農業的消費對象應該是美、日、歐洲等高所得的國家,因此從臺灣精緻農業的性質與中國的消費型態並不能配合,中國人民嘗鮮之後,便不再消費,起而代之的是仿冒的廉價臺灣水果,會繼續消費臺灣農產品的人,也剩下在中國的台商,因此消費始終有限,事實也證實如此。

因此,如同波特教授所說,企業的一般策略可分為差異化策略與低成本策略,在低成本方面臺灣是已經做的不錯了,這方面的優勢也漸漸會被中國取代,因此臺灣未來只能發展差異化的策略,也就是微笑曲線的兩端?-研發與品牌,外加文化創意產業。換言之,就是需要「細緻」的產業。當一個產業漸趨成熟,生產力提升,它本身的分工也會越趨精細,生產成本只會越來越低,人力使用只會越來越少,工作機會也自然會減少,這情況下要滿足臺灣的低就業率需求與經濟成長,唯一的方法就是鼓勵新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與鼓勵多樣化的創業,更多滿足獨特需求的公司,除了增加就業,也避免彼此惡性競爭;這就類似和果子的例子,NB的功能很強大,但是一個人能買幾臺NB?如果將功能獨立出來,變成MP3、翻譯機、隨身DVD放映機、遊戲機、PDA…等等,消費自然就會增加(這只是個例子,不用太在意真實性),一個五口家庭能用幾組碗盤?一組;但是餐具組本身有收集的價值,那一個家庭可能就會收集好幾套碗盤(儘管只是當作擺飾而沒有真正再使用,此時我們要想,如何讓餐具有收集的價值?),在行銷上我們稱為市場區隔,在策略上我們稱為差異化,像是如衛生棉、洗髮精、球鞋等等,也時常利用同樣的概!念以刺激更大的需求,在生產力能配合下,更大的需求代表業務的成長。同樣的概念運用在臺灣的經濟發展,自然應該要朝向差異化(精緻化)的方向發展,追求更高的品質,更多樣且適當的市場區隔(新產品的設計),換而言之,就是產品不斷的推陳出新,有效的創造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創新與創意的重要),並以此推動臺灣的經濟成長,而政府的經濟政策上,也自然要有所協助才行。

臺灣是缺乏天然資源的國家,我們唯一的資源就是人力,從臺灣經濟發展的歷史觀之,幾乎全是依賴人力這一項資源,現在或者更應該說是高素質的人力,因此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資必須非常重視才行,這點是個人對政府所最不滿的。有些人士批評臺灣的人力成本過高,因此臺灣的優勢在流失,其實個人並不這樣想,當我們企管人在做SWOT分析時,何謂優勢與劣勢?在沒有方案之前是沒有所謂優勢與劣勢,例如說:一個人身高203公分算是優勢還是劣勢?如果打籃球可能是優勢,但如果是打桌球恐怕就不見得。因此優勢與劣勢,必須看方案為何,瑞士與日本的人力成本夠高了,瑞士與日本的製造業也並未因此衰微,甚至反而更佔優勢;例如:同一家企業的產品,有人就非日本當地生產的不可,儘管比較貴,但品質卻更好,這是人力素質上的優勢,而不是人力成本上的劣勢。像捷安特反其道而行,到人力成本高的荷蘭設廠也是相同的道理。

考量臺灣唯一能強化並使用的資源,僅有人力資源,因此臺灣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自然是利用高素質人力資源,必須朝向高附加價值與精緻化的產業,而這些產業所依賴的消費者必將會是全球的富人階層,因此,極少數的中國頂層階級的消費,並不足以支撐臺灣的經濟發展,思考臺灣的資源特性之轉變,調整企業的方案以發揮臺灣資源的優勢,這才是優秀的企業家;一味的追求低勞力成本,只能說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戲,心態還停留在加工出口區的時代,這點是臺灣企業家可以好好思索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